《城市百户新居室内环境安全调查报告》称,四成多新装修房屋污染超标。其中精装修商品房达标率为96%,而自装修房抽检达标率仅为22%。报告还称九成多消费者忽视选材的环保性。
首先走出误区
误区1:开窗通风完全祛除污染
“装修选的是环保材料,又开窗通风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去年刚装修完房屋的市民李女士说。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市民都有这种想法,尤其是新装修房屋的市民,大部分会选择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再入住,一旦入住,除非家中气味仍然刺鼻,否则便不放在心上,主动要求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更是少数。
误区2:家中没有什么气味空气质量就没有问题

并非所有发出气味的物质都在室内环境检测控制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有异味,也并不代表室内环境检测一定不合格。不同污染物有不同气味,人们对于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因人而且相差甚远。比如,多数人的甲醛嗅感阈为0.06至0.07毫克/立方米,有的人可高达2.68毫克/立方米,这种人虽然感觉不到气味,但同样会受到伤害。
误区3:发现不合格建材将错就错
“一旦发现不合格建材,应该立即拆除。”很多市民在检测之后因为心疼钱或者怕麻烦而不去理会一些已经装好的材料。“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室内环境检测是装修完工后,入住新居之前的必须步骤,这点小钱万万省不得。如果检测发现放射性氡超标,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把不合格的石材或瓷砖砸掉。如果甲醛超标是可以通过治理手段解决的。目前市场上除甲醛产品以及此行业的公司已经很多,用户在选择上尽量选择正规企业以保障自身的权益。滨州市装饰装修协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中心主任李志强希望更多的市民能接受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这种新鲜事物。

明辨市场
据了解,滨州目前大大小小的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为数不少。时下正是装修旺季,各种检测治理机构也纷纷展开了宣传攻势,抛出了低价、免费、当场出结果、检测治理一条龙等承诺。需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和治理的市民需要擦亮眼睛,明辨市场,选择专业、放心的空气质量检测、治理机构。
只有明白以上误区,才会明白如何装修房屋空气质量达标率才会提高。
原文来自悠居网 www.uju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