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修完了之后经常会听到业主们抱怨装修前中后装修公司的服务态度截然不同,业主们在签订装修合同的时候没有了解清楚就胡乱的签了合同导致装修完工后悔莫及。今天,众意小编就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签订装修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签订家装合同时要把握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在签合同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有数是指对这家公司的大体情况都要了解清楚,不能留有任何疑问。

其次就是明确双方材料供应。目前的装修市场中很多工程都是采用装修公司提供基料和工人,业主提供部分主材的做法进行。这种情况,在合同中就要明确双方供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时间以及供应地点等项目。材料验收要双方签字,材料验收单最好对材料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等有关内容标注清楚。另外,验收的材料应与合同中规定的甲乙双方提供的材料相符。

第三就是装修合同一定要看清楚,全国各地市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范本,但各个公司的合同文本大同小异。装修者首先要做的是核实装饰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档案资料,防止一些冒名公司和“游击队”假借正规公司名义与客户签订合同,欺骗消费者。另外,还要明确工程内容和用料,主要包括:施工的项目、尺寸、用材说明(包括材料的型号、等级和品牌)、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工序等,同时要附上相应的价格。
但是还有很多小伙伴表示合同看是看了,但是后期发现完全跟自己理解的不是一回事,这种时候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同陷阱了,常见的合同陷阱有以下这些:
1、预算测量动手脚

在一个装修订单中,大概有10%-20%的利润是通过虚报面积得到的。丈量装修面积的时候,就算业主拿好纸笔在一边记录,但是设计师测量时手势的变动是不易察觉的。本来20cm的长度很可能变成22cm,这里多出来2cm那里多出来2cm,这些多出部分的材料费就全进了装修公司的口袋。
2、合同中的装饰材料含糊其辞

对材料写得含糊其辞,那么在实际装修中,很可能使用劣质的材料。当业主追究时,装修公司便拿出装修合同,称业主没有指定材料品牌。而一旦业主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而有些装修公司还在合同中注明,装修时,如约定使用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装修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材料。但是,这个“同”,是质量相同还是同类材料呢?却没写明。
3、虚报建材损耗

其实装修中的损耗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高,更没有装修公司报的那么高。一般情况下,各类工艺正常的损耗:800*800地砖损耗在6%,300*450墙砖损耗在5%,乳胶漆损耗在3%,地板损耗在5%。
4、采取拆分报价忽悠业主

有些装修公司绞尽脑汁的会采取拆分报价的方式。比如:一个衣柜,只要报出衣柜的总价就可以了,但是这些精明的装修公司则不然,需要多少木板、多少油漆、多少人工,随后加在一起。这样一来就比总体报价高出了许多。原因很简单,比如方面:油漆工可以一气呵成的把装修中的墙面、顶面、衣柜、储物柜等所有的油漆刷下来,但若拆开来算,那岂不是衣柜的油漆等干了在刷二遍、三遍,墙面要连刷三四遍。
5、保修条款

装修的整个过程主要还是以手工制作为主,所以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旦出现了问题,装修公司是包工包料全权负责保修,还是只包工,不负责材料。或者是有其他条约,这些都要在合同中写清楚。
6、增减项目

装修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增减项目。比如多做了个柜子,多改几米水电路等。这些都要在完工的时候交纳费用。那么这些项目的单价究竟应该是多少呢?如果等到开工以后,可就是设计说了算。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复印一份装修公司的最初给您看到的完整报价单,以免在签订合同或是增减项目时,装修公司偷梁换柱,更改价格。还要注意一点,最后结算费用的时候,您应该支付的增减费用,都应该是在该项目施工前,由您签字认可的,切勿相信口头承诺。
7、明确违约责任

装修公司的违约责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按期交付工程的赔偿责任;二是对于无法整改的质量问题的赔偿责任。为了避免日后“扯皮”,在约定违约责任时应明确赔偿金额。比如,如果逾期交付,每天赔偿100元;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按合同约定材料价格的双倍赔偿等等。另外,对于合同中所规定的装修公司其他义务,也应在违约责任中有对应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