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记结婚人数下降高房价支撑基础塌陷
中均资本查询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及民政部最新发布显示:2015年全国1213.4万对青年男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喜结连理.全国结婚登记2015年较2014年的1306万对,减少近100万对.
这是全国结婚登记人数首次下降,原因是当前适婚人群为80后、90后群体,而我国从上世纪80时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80后、90后群体多为独生子女,导致目前达到适婚年龄的总人数相对减少,所以,结婚的总人数逐年降低.
从图表中可以发现,2005年开始结婚率的红线一直上升,直到2014年突然下降,表面看只是结婚人数少了,却能反应出一个严峻的问题:
没那么多年轻人结婚,那么多房子卖给谁去?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房价支撑基础,刚需一族的购房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作为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要结婚,一家三代集中全家几十年的积蓄购买一套可以用作结婚的新房.一旦年轻人结婚需求减少,支撑高房价的基础就会垮塌.
据悉,目前三四线房地产库存依然压力山大,虽然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只是由于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将二三四线人口从老家吸引过来.但是这种吸引是有个临界点的,这个临界点一是看一线城市的负担程度,二是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口基数.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我国现在有多少儿童?
15岁以下儿童人口减少适婚人口进一步下降
今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总数为1655万人,比上年减少32万人.随着单独二胎预冷,我们各省份陆续公布了全面二胎的开放时间,分别是1月-5月,直到今天六一儿童节前夕,全国所有省市已全面放开二胎生育.
根据中均资翻查《2015年中国各省生育率排名》,总和生育率倒数前五名分别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辽宁0.74090、黑龙江0.75140、吉林0.76000.生育率最高的前五名是广西1.78975、贵州1.74785、新疆1.52885、海南1.51265、安徽1.48155.
2010年的《世界人口数据表》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5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5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许多. 查询《中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到2015年年末我国有0-15岁儿童人口2.42亿,占比总人口17.6%.2015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22亿,占比16.1%.
2015年截至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快要超过儿童,而老人对房子的需求通常比年轻人低得多,何况那么高的房价.
三四线城市房子库存较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6年5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然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有所升温,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地王频出,但难掩三四线城市依然较大的库存压力.
在供需疲弱的影响下,房地产业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企业预期也有所降温,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51%左右,环比回落近3个百分点.
自从去年年中开始喊房地产去库存的措施,而且效果显著,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均快速增长,呈量价齐升的态势,销售额2.77万亿元,增长55.9%.
在如此喜人的情况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热点城市房价上涨,个别区域甚至供不应求,但大量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今年1—4月份,非重点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55亿平方米,比3月末有所减少,但比去年末增加了1233万平方米.
主要矛盾是:供给还在增加,而需求增速却根本没增加,甚至还在下降. 2011年以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三、四线城市拿了大量土地,经过几年的开发周期,目前已经到了陆续形成实物供给的阶段.而有些库存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增长却较为缓慢,产业吸引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住房需求增长速度处于较低水平. 这就联系到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独生子女政策效应显现,适婚的年轻人群逐渐减少,而且长大后需要结婚的15岁以下儿童人口也逐年减少,意味着最刚需的那群购房消费者正变少,而房地产投资却在增加.
供给和需求永远是相辅相成,哪怕投资也不能改变基本原理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供给和需求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投资心态的存在是因为相信需求会永远存在,一旦需求没有了,供给这方必然会产生垮塌.
而儿童减少,直接导致需求坍塌,只有大力鼓励生育,鼓励二胎和多胎,才能保证房产的刚性需求,从而房价不会有断崖式下跌的一天.